【央视快评】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可单列资金用于贫困户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

因此,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我们要有新思路,选准项目,将传统扶贫从单纯输血转为培植造血,并借此为扶贫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搭建平台,这不仅能为扶贫的可持续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能与当地的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3月12日,潜山县痘姆乡仙驾村党总支书记汪光宽告诉记者,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创造了财富,村里的5户贫困户也由此走上了脱贫之路。

【央视快评】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其实,除光伏产业扶贫外,精准扶贫的新思路还有不少。比如,很多贫困乡镇植被不足,但光照充足;不少贫困乡村经济落后,但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特色一度是劣势,但换个角度也能转化为优势。(《安庆晚报》3月17日)在我市正进入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潜山县利用光伏发电进行扶贫,不仅收到了成效,也为我们跳出传统思维,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光伏扶贫将村级资产、资源变成资本,破解了乡村脱贫难题。过去那种通过外部财力物力的输入,帮助贫困乡镇、贫困家庭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传统扶贫,虽解决了一时之困,但这种输血往往很难从根上解决脱贫问题。

这就需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的变革与创新。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重新审视贫困乡镇,一些贫困乡镇除了土特产,还有不少值得开发的特色3月5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伴随着一系列光伏扶贫政策的出台,光伏企业参与光伏扶贫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分布式光伏迎来发展机遇期光伏扶贫已在去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精准扶贫模式之一。其中以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取得的光伏扶贫成绩尤为瞩目,目前该县为贫困户共计建成2008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家庭电站数量居全国第一。企业和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的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

如今在金寨实施项目的贫困户只需安装一套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平均日发电10千瓦时至15千瓦时,按照自发自用每千瓦时可获国家补贴0.42元、余电上网每千瓦时按标杆电价0.9709元计算,每个贫困户每年可获收入3000元左右。其中,集中式光伏达到37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仅有606万千瓦。

【央视快评】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由此将能实现扶贫与产业发展的双赢。要贫困户拿出一大笔钱来做投资,无形中也为项目落地增添了难度。阳春三月,光伏扶贫又迎来利好政策。以3千瓦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而现在通常每个地方到户的扶贫资金仅6000~8000元。

目前已遍布江西、山西、安徽、陕西等省。金寨光伏扶贫模式的成功对全国其他地方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泗县,汉能以村为单位,将户用和地面电站应用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受益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

这些只是汉能光伏扶贫事业的一个缩影。虽然从目前安徽金寨、泗县等地已经建好的光伏扶贫项目来看,现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加上贫困户自筹一部分,再加上企业无偿赠送设备。

【央视快评】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如今泗县在政策带动和汉能等光伏企业的协助下,已经走上了一条光伏产业发展与农村扶贫相互促进的精准扶贫新路。引入PPP模式后,不仅能有效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且电站的后续运维也由企业管,发电收益自然更有保障。

据了解,2015年国家光伏扶贫项目开始落地推进,全国重点贫困县──安徽泗县成为首批推进光伏扶贫的试点之一。目前已遍布江西、山西、安徽、陕西等省。除了扩大产品应用市场,由于光伏扶贫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不仅能解决贫困地区无电和贫困家庭无收入的问题,而且还利于光伏企业争取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6.36兆瓦光伏项目可为当地2100多户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虽然我国光伏产业自2013年回暖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集中式光伏而言,目前分布式光伏发展相对缓慢。阳春三月,光伏扶贫又迎来利好政策。

这表明,我国的光伏扶贫已进入攻坚期。其中,集中式光伏达到37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仅有606万千瓦。

扶贫资金帮助其建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后,可以为其提供周期长达25年以上的每年稳定收入来源,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转换。据了解,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光伏扶贫领域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该模式最适合于精准扶贫。

3月5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光伏扶贫项目有政府资金支持,收益稳定,未来会吸引到更多金融机构投资,这既是国家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直接扩大了光伏应用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光伏产业的发展动力。

其中以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取得的光伏扶贫成绩尤为瞩目,目前该县为贫困户共计建成2008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家庭电站数量居全国第一。分布式光伏迎来发展机遇期光伏扶贫已在去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精准扶贫模式之一。泗县的光伏扶贫建设项目,是当地2015~2018年精准扶贫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项目,项目总金额1.2亿元,惠及5000户贫困户。除阜南之外,目前全国其他地方也正在积极引入PPP模式来破解光伏扶贫融资难题。

年发电量约为700多万千瓦时,年收益可达700多万元,可为每位贫困户家庭每年带来3000多元的发电收益。要贫困户拿出一大笔钱来做投资,无形中也为项目落地增添了难度。

在实施方面,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在发布《关于印发2016年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出,扩大光伏扶贫实施范围,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光伏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光伏扶贫工程一定可以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会提升光伏产业的发展动力。

阜南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站建成后,靠贫困户自己运维,肯定对发电收益有影响。但以未来几年国家将大规模实施光伏扶贫来看,光靠补贴与企业捐赠必然难以为继。

以3千瓦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而现在通常每个地方到户的扶贫资金仅6000~8000元。全国两会已在北京圆满结束,今年两会期间来自能源行业的代表和委员围绕光伏行业的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光伏扶贫是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伴随着一系列光伏扶贫政策的出台,光伏企业参与光伏扶贫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据了解,安徽省阜南县是2015年全国30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为实现精准扶贫,该县实施了光伏扶贫PPP项目。

采用PPP模式是阜南光伏扶贫项目的一大亮点,给解决项目融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如今在金寨实施项目的贫困户只需安装一套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平均日发电10千瓦时至15千瓦时,按照自发自用每千瓦时可获国家补贴0.42元、余电上网每千瓦时按标杆电价0.9709元计算,每个贫困户每年可获收入3000元左右。

2015年10月10日,汉能就与泗县正式签订合约,负责6.36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企业和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的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汉能已在国内签约20个光伏扶贫项目,装机容量约20兆瓦。光伏企业积极参与光伏扶贫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建设。

哪怕万水千山,也要找到你!
大型纪录片《征程》|第四集 动能的转换